(资料图)
最近收了个八个月的小可爱,直到这周她又变的能吃能睡活泼可爱了,才算放心的坐在这里说说她的故事,也说一些话给现在喜欢网络学习知识的年轻的爸爸妈妈们。 朋友前一天下班时间打电话,说朋友家的小孩咳嗽2周了,吃了很多的药都效果不好,现在几乎不吃奶也不玩,当地医院建议住院,他们担心孩子还小打针、抗生素对孩子不好,拒绝了,但是又有点担心孩子,问该怎么办,这种矛盾的思虑经常听到,特别是在年轻爸妈带第一胎时,会有这样一个阶段:爱孩子,所以学习很多的知识;爱孩子,所以不舍得打针、吃药;爱孩子,所以看到医生医院时充满了审视;爱孩子,所以,该怎么办呢…… 整理几个要点,希望在百般纠结和疑虑中,如果有这几点符合,请带孩子去医院找医生,对孩子会更好。 (1)年龄小于5岁;超高热或持续高热超过3天;小于2岁时更要注意 (2)出现气促(<2月龄,RR≥60次/分;2-12月龄,RR≥50次/分;1-5岁,RR≥40次/分;>5岁,RR≥30次/分),除外发热和哭闹的影响; (3)静息状态下,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≤93%;(4)出现鼻翼扇动、三凹征、喘鸣或喘息;(5)出现意识障碍或惊厥; (6)拒食或喂养困难,有脱水征 以上几点爱学习的爸妈一般都能识别,只要有1条,建议就不要再犹豫要不要去医院,去医院干什么,打针干什么? 去医院识别出重型感染并积极预防并发症,预防继发感染,这点非常重要。 扎上针给孩子对症支持治疗: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、注意水、电解质平衡,维持内环境稳定,这点非常重要;同时进行营养风险评估,这点也非常重要; 第二天,我在诊室见到了这个小宝宝,无力的趴在爸爸的肩膀上,除了咳嗽时因太用力弱弱哭几声,微微的睁睁眼,就那么趴着….听诊双肺都有干湿啰音,胸片回示肺炎,血检回示肝肾功、心肌酶都不同程度的受损,轻度贫血,病原回示多重病原菌感染,我很心疼她,也许本可以不受这么多苦,但是也不忍多说这年轻的爸妈。 查房见到了奶奶,老人眼泪啪嗒啪嗒忍不住的掉,直说,俺以前可好啊,胖乎乎的,这几天都不吃不玩,咱也当不了家… 我们大部分医生也很爱孩子,真的很爱。